close

我在我兒子醫學系四年級考完第一階國考時寫的 我和兒子的故事(獻給即將學測的學子和父母)一文,想不到引起這麼多父母的回應,其中還能為部分家長帶來鼓勵和希望,讓我很受振奮和鼓舞。因此,再以此續篇來深入的談論一些常見爭論和內心應有的正確觀念。

首先,從民國98年(2009年)到現在的學測和指考,醫(中醫)/牙學系的競爭激烈程度,基本上並未隨著少子化的趨勢而改變;反而還更加劇烈之勢!如圖1所示。

SCORE.jpg

圖1  歷年台大醫通過一階人數與滿級分人數比

從圖1可以看出滿級分申請台大醫的人數基本平均在50%上下,但是近兩年有升高的趨勢。106年更高達80%,雖然有74級分也入篩,但人數稀少,預估也有70%以上之譜!

此外,您要注意各醫學系的繁星招生名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繁星和公費招生都是為了顧及偏遠地區的醫源,所以錄取分數低;去年有65級分就上中國醫學系,指的就是繁星。這群學生裡的部分學生,其實進入醫學系後,成績普遍落於後段,但是他們仍占去名額。

 

醫學系的門檻

Ok!當我們要談論孩子們(或是自己)是否適合讀醫學系時,它是有門檻條件的,大多數其實跟興趣無關。他的門檻是:

  1. 學測級分數具備至少71級分以上,指考至少400分以上的實力目前來說,要進醫學系的學測安全級分還是71級分,而且掉分的最好是社會科。73級分以上則穩上,但英文/數國/自然這三科的級分數掉愈多,就愈不利!國防醫學院則可以在70級分以上被錄取。因為軍校招生和普醫招生是兩個不同系統,可以同時申請上,最後再放棄一邊。所以,國防醫目前仍是普醫的最佳備胎。其最後的錄取者通常要等待前面級分高放棄,以備取之姿錄取。至於指考,由於目前採計的五科不一,但最低也要400分以上;410分以上則比較穩。學測成績在67級分以上,指考成績五科在370分以上者,基本上若無意外,都可以在重考一年後,有機會進入70級分與400分以上。
  2. 本身沒有很執著興趣。學測和指考只是醫學生競爭的起點,進入醫學系後的競爭其實才開始。考試的節奏很緊湊,四年級結束就要迎來第一階段的醫師國考。我兒子入學後數年,我才知道有很多醫學生受父母的壓力來讀,本身又執著於興趣,就讀得很挫折且辛苦。因為成績不好與學習態度不積極的學生,未來必定不是一位稱職的醫生,各醫學系一直在努力開導這一類在學學生,輔導轉系,同時廣開醫學營或在媒體上為文發表,在高中階段就力阻這類學生選讀醫學系。

 

爭執所在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是乖乖牌,你問他興趣他也說不上來,父母說甚麼,他就做甚麼,那這還會有甚麼爭執嗎?反過來說,如果這個孩子很有主張,非常知道自己想要甚麼,會督促自己,會自己主動進修向上發展,而父母也開明隨他,那會有爭執嗎?

所以,父母與孩子的教育爭執,總發生在單方面的強求或堅持上。然而,不可否認的,台灣的父母是最會替子女操勞的一群人!除了上面兩種以外,您可以檢視您或孩子是屬於下面哪一型:

  1. 孩子已經很努力了,但屢試不第,而父母卻強逼要考XX系(有很多父母要兒女考公家機關的情況也屬此類)。此類父母通常是有本身有成就之人或是公家單位的人。他們熟知社會階級,以及相對的生活狀態,因此會強逼子女達到他們的期望。例如,醫師和他們的子女、有錢的豪門和他們的第二代,或是公家人員與他們的子女等。事實上,能否在考試中競爭的孩子,其主要決勝關鍵在於國小階段的成績。在此階段的父母較為年輕,沒有經驗,通常不會注意,一晃而過。而後國中再漫不經心,就已定型。就我的經驗,小一到國中三年級,成績平均若非在班上前6名(因為現在國小/國中每班約30名,不是以前的45,甚至50名),後面就很難競爭了,再怎麼補習都不會有很大的成效!這類的情況,最後強逼也無法達到所願,那如果家裡有錢,通常就是將孩子送出國讀書。究其原因,出在父母的面子,其實只要當父母的人,放下面子放過孩子,就能解決!
  2. 成績很好,但自己對XX系有興趣,而父母卻強逼要讀YY系,不准選其他科系。這類情況比較麻煩,因為有理無理各占一半。重點是年輕、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他所執著的興趣是否足以養家活口!父母因為是過來人,知道能在興趣上賺到錢的人都是佼佼者,他們不能確認他們那個堅持興趣的孩子是否就是那位萬中出一的佼佼者,所以他們希望孩子可以依他。在這之中,有孩子感謝父母對他的堅持,使他免於興趣悲劇中;但也有人慶幸當初沒有聽父母的。折衷的情況是,依父母的期望讀醫學系,先安慰父母,爾後畢業走自己的路;如羅大佑。儘管如此,像羅大佑這樣的故事也不多。究其原因,出在孩子所認知的興趣是真是假。有人對真興趣會全力以赴,有人則利用興趣當作逃避或反對父母的藉口

 

醫學系的優缺點

如果您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樣,是一位因為環境單純,導致思想、行為都很單純,個性不會很剛強(不會抵抗框架),不會執著於興趣,對未來不會主動想太多的孩子;那麼,只要成績競爭的過來,就很適合當醫學生。

台灣的醫科有以下優點:

  1. 框架式的人生規劃完整。台灣的醫學系是唯一對一個孩子,從大學開始、涵蓋學習、一般考試、國家考試;乃至未來就業、進修、升遷、生活都有一完整規劃的科系。一位醫學生,只要按照國家規定的學制修學分→實習→考試→進醫院實習→當實習醫生→當住院醫生→當總醫師→當主治醫師→到國外進修學習…就可以按部就班地走過人生;只是這些過程階階要再競爭,直至主治醫師稍歇,非常不輕鬆。但是站在父母的觀點上說,只要孩子一上到醫學系軌道上,父母就不用替孩子的未來擔心打算太多,蠻省心的。
  2. 有專業的教學評鑑單位監督。因為人命關天,國家還效法美國,成立「醫評會」(醫學院評鑑委員會)這樣的單位,定期幫人民評估監督有醫學系的學校辦學。醫評會網址:http://www.heeact.edu.tw/mp.asp?mp=3
  3. 家長負擔成本較低。對家長來說,台灣醫學系的學費要比外國低,而專業訓練內容與程度卻不差。
  4. 專業發展彈性較高。通過國考拿到執照,乃至主治醫師後,可以在各級醫院發揮所長;有能力但不適應白色巨塔待不下去時,也可自行開業。
  5. 薪資與地位。要論醫生薪資雖沒以前好,卻仍處於薪水階級的頂端;雖然經常有醫生被打,但無可否認的,醫生仍有其較高的社會地位。我常跟我兒子說:「醫生一向就不是弱勢!
  6. 成家容易婚姻一向是條件問題,而非愛情問題。就我親身經驗與所見,醫學生確實可以很快進入婚姻狀態;但是,這不代表就一定就美滿幸福。速食婚姻的結果,離婚狀況也是常見。

 

缺點:

  1. 辛苦,血汗?大家都知道當醫生很辛苦,但我不是醫生,可是我覺得自己賺錢也非常辛苦。我還看過更多比醫師辛苦,但收入不如醫師的行業。我以前經常想,一樣的收入我寧可當醫師。相信和我有一樣想法的人不少!不過,再過二、三年,當醫護都加入勞健保後,血汗醫護的情況將獲得改善。
  2. 被告風險?據我所知,兒子目前的醫學訓練都已加入法律課程和預防實務,同時學校也有教導如何避免被告。總之,遵行醫事的SOP,凡事謹慎,就可以降低被告的風險。當然,真的很怕被告,那還是不要來讀醫學系了!
  3. 薪資?富有程度受限。醫界畢竟是以挽回人命的基本價值為主,不是累積財富,不可能成就如郭台銘/張忠謀這樣的人物,要賺大錢的人不要進醫界,會失望。

 

台大電機系/醫學系/牙醫系的比較之爭

為什麼大家經常會比較這三個系?因為處於同一錄取範圍,所以會在意它們後續的未來發展,講白了,就是在「錢」景如何,賺錢輕不輕鬆啦!

先講結論這個議題的爭論非常無知且無聊!

首先是醫牙之爭。一個是救死扶傷,一個是為人們解決口腔就食之苦。兩者的專業領域完全不同,只是錄取分數相近,就演變為很多人後悔讀醫,羨慕牙醫有很好的生活休閒空間,又可輕鬆賺很多錢。可是大家沒看到的是,很多粗心且手藝很爛的牙醫,以及能力強,很享受專業榮譽的醫生。這些人平常都不會在網路上發言,於是,這些發牢騷者的言論,就帶給有機會錄取醫牙的新鮮人一個很糟糕的錯覺,這個錯覺可能導致錯誤的志願填寫。

台大電機和醫牙之爭可能還有些道理,因為這牽涉到個人興趣。然而,問題的根源可能還是取決於台灣的工業和醫學發展。網路上,兩者的較勁最終都以收入為主,喪失了理性的討論。

究其原因,就是很多人只是拿個案出來討論,卻無法有更具說服力的統計數字來支持說法。對電機系(或電子業)這邊來說,大家老是拿台積電或其他大型上市公司的高級工程師薪水來說事,但忘了還有很多來自不同學校的電機系(或相關科系)畢業,不同等級的工程師。

換句話說,一位台積電的高級工程師的薪資收入可能高過受薪醫師,但是所有的工程師薪資都高過醫師嗎?再放大說,是整個電子產業的勞工薪資都高過醫療產業嗎?由於薪資是個資,不易有切確統計數據,所以淪為各說各話。

整體說來,各行業都有高手和彆腳者,郭台銘/張忠謀的收入再高,畢竟只有一個郭台銘/張忠謀;醫生也不是每一個都是名醫,庸醫也不少。各行業都有聖賢愚劣,收入多寡本來就是看本事,不是用嘴巴講就可以達到的。說讀電機系以後年收入至少三千萬台幣,那個人也不一定是我啊!說主治醫生一個月至少30萬,領十幾萬的也很多呢!

持平而論,以年收入來說,電機系(相關科系)的薪資金字塔比較尖瘦醫牙學系的薪資金字塔比較渾圓矮胖。這就是為什麼多數人還是會選醫學系的原因。

因此,一個有能力的人,不管讀電機系和醫牙學系,他都會是該領域的佼佼者,無關未來與收入的比較,真正應考慮要重點是

  1. 是否能快樂工作。假設一個人要工作到65歲,你知道那是多長的時間嗎?如果工作長期處於不快樂的情緒中,那自己和身邊的人有多難熬!尤其醫生,還牽涉到病人的權益。所以,我們確實贊成按興趣來選科系,只是這是真的興趣,還是你自以為的「興趣」。執著於興趣的人,正好可以藉由工作快不快樂來審判自己;而像我們這種不知興趣為何的人,在職業生涯中,則一直在想辦法對我們的專業產生「興趣」。
  2. 是否希望孩子留在身邊;或是孩子希望能陪伴父母。讀電機/電子/材料等高科技者,如想日後有高薪與發展,還是需要留學美國,並取得在美國工作的資歷。但是按我親友的親身經驗,經常因為職業環境台灣難求,而不再回來。如果送出去的是獨子,那等於沒生,還得幫忙付錢買房。目前,出國讀研究所的費用每年約200萬台幣,兩年就是400多萬,遠高於醫牙學系的費用。此外,結婚生子的時間通常都要落後醫學系多年。這是填志願前要先想清楚的。
  3. 美國政府對移民的態度。川普上台後,對外國移民的態度有轉變;所以,這幾年研究所畢業生能否留在美國就業,除非很優秀,否則沒有任何人能保證。如果此政策爾後形成慣例,或僅針對某些國家,那影響就很大!雖然形成慣例較不可能,但是規劃未來要去美國讀研究所者,須注意美國的時事發展。

 

大學成績很重要

很多人考上大學後,發現沒人管了,就自我放鬆了,崇尚要有像樣的大學生活,玩社團、搞夜遊,生活的不亦快哉,成績則一蹋糊塗。可是對一些待遇高的大企業(獲優良企業),以及國外的知名學校研究所來講,他們看的不只是文憑,還有大學成績。他們想要的是個性穩定的人才不是暴衝型的人才

有人台大電機畢業,申請國外優秀大學的研究所不可得,因為他大學四年的成績一蹋糊塗。最後只好再考台大電機研究所將成績洗白,兩年後再重新申請國外大學的研究所而成(但較好的還是申請不到)。若只損失時間,這還算是幸運的。

同理,大家只知道台積電只用某幾校的畢業生,但是卻不是這幾校所有的畢業生都能錄取台積電,原因為何?不言可喻。

不要以為只有醫學系從入學開始,就開始不斷的考試、競爭,其他好的熱門科系也一樣。只是,因為醫學系的人才培養攸關人命,以及合格醫師數量是否足夠社會所需,國家一直全程緊盯著。

當然,爛學校的班上前幾名,是否在求職或申請研究所時會有相對的效果,就我經營者的經驗來看,確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一般在無法深入認識你的情況下,都是先看學校,再看成績。換句話說,好學校和好成績是求職或升學國內外研究所第一關要先通過的。

 

中、後段班的選擇策略

我們一直在談成績最好的超前段班學生,但這部分的學生最多也就每年約3000人左右。而前段班學生的成績則搶佔台/台科大/清/交/成/中等國立大學熱門科系,以及熱門公家科系(警)。更多的則是中、後段班學生。

我的孩子也非全部一帆風順,小女兒國中升高中就強烈拒絕我的重考要求,父女間也有過激烈的衝突。就在一句:「你就是逼我去補習班,我也不會認真唸,你的錢會白費」的回嘴,我屈服了!但在屈服前,我跟她預言未來,要她記住,以後不要後悔;然後放手!

今年她大學畢業,已找到工作上班,跟我感情很好。因為我預言的狀態都成真,但是已無法重頭再來。對台灣父母來說,女孩子有一份工作,然後嫁人,也沒甚麼遺憾!朋友問我:「如果是男生又當如何?」說實話,那就不一定放手了!畢竟男生以後有養家的責任嘛!

話雖然這麼說,但是也要看有沒有念書的本錢。我自己就是中後段班學生,高中考進職業學校電工科,在社會工作屢屢受挫後,才奮發重讀高中課程重考大學,但也足足花了三年時間;大學讀的是機械系。因此,深知職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差異和發展。

如果我當初考不上大學,那我可能和我的高職同學一樣,考個電匠執照,老老實實做個水電工,收入也不會差。是辛苦一點,但前面說過,在不犯法造業的前提下,有哪一行不辛苦呢?

所以,對中後段班學生的孩子來說,不論是家長或孩子自己,千萬不要迷信大學文憑,要是要有一技之長!

我自己曾是小型科技公司老闆,我們在用人時,心中會認定只有哪幾間大學的文憑才是用大學文憑敘薪,其他的學校一律當作專科或高職學歷敘薪;而這話從不明講。而現在的科技公司,好像變成只認定哪幾間研究所的文憑才是用以前的大學學歷敘薪;逼使某些職類的人一窩蜂去讀研究所。

各位家長,同學,你們知道觀念錯很大了嗎?當老百姓用民意逼教育部放寬大學(或科技大學)的升級門檻時,已經將「大學畢」這三個字搞爛了!而市場上接收畢業生的經營者也很聰明,他們自然有應對之道。這也是薪資多年來不上漲(其實是讀爛學校的不上漲)的原因之一;企業主不相信現有大學畢業生具備應有的大學生水準,就自動將敘薪的標準再提高,造成全社會都在追學歷的現象;而原本應該唸完大學就應該有的薪水,卻需要到研究所(還是要企業認定的研究所,爛研究所也不行)才拿的到。其中,雖然公家機關還是按學歷來敘薪,但是因為仍要通過比大學聯考還激烈的競爭,這是沒話說的。

Ok,當您知道中後段班學生要有一技之長這個重點之後,還要考慮到以下重點:

  1. 是否能勝任這個一技之長?在升高中階段,就要考慮到進入高職或技專體系,而不是進入花錢又傷已的大學。在此同時,就要強迫自己先考慮適合哪一種職業科系。不要等到就讀後,才發現自己讀的很痛苦,成績再度低落,那就划不來。在升高中階段,就要考慮到進入高職或技專體系,而不是進入花錢又傷已的大學。在此同時,就要強迫自己先考慮適合哪一種職業科系。不要等到就讀後,才發現自己讀的很痛苦,成績再度低落,那就划不來。我在某職訓局當機械製圖的兼任講師時發現職訓局開辦的一年期專業訓練班,來報名的都是讀爛學校找不到工作的人。有趣的是,這類的班也有熱門和非熱門之差。建築景氣的時候,參加建築班的人多;機械業景氣的時候,參加機械相關的班人就多。這些學生的心態是想轉行,因為從這班受訓結束後,職訓局會幫他們介紹工作。問題是,他們不知道「隔行如隔山」啊!以機械來說,你只學用CAD軟體畫機械圖,但你知道怎麼標公差的規則和原因嗎?如果不知道,標錯了也察覺不出來,那廠家用你幹嘛?!從另一角度來想,如果接受一個短期的訓練就可以取代建築或機械的畢業生,那人家沒事何必去讀四年大學呢?參加職訓局一年的課程就好了嘛!轉行其實沒有想像中容易,除非全心投入,這要花很多時間。因此,不要等到畢業,發現所學科系找不到工作(或薪資很低)後,為時已晚。現在有很多人力銀提供很多這方面的資訊,平常就要多注意。
  2. 有沒有跟著人家搶一窩蜂?就和成績好的學生一樣,中後段班的學生或家長也有很多搞不清楚哪一種職業科系後續的發展好,就一窩蜂的跟流行。其實大家都知道為什麼為何去年的香蕉大貴,而今年的蕉價卻大摔這個道理;就是蕉農看到去年蕉價高搶種嘛!當孩子沒有明顯的興趣時,就要了解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父母要先為孩子探聽該科系畢業後的行情和薪資,不要一窩蜂跟流行(餐飲/資訊…),浪費寶貴的青春和時間。因為人多自然價廉。有些傳統科系(電工/機械/建築/汽修…)社會仍有需求,就業市場薪資、發展穩定,不一定要因「黑手」的污名而排斥。

 

文憑其實只用一次

所有的家長和學子都應認知:文憑只是企業在還不熟悉你的情況下的一個晉身之階!就業前所有的成績都是要用來取得這個晉身之階,再來就要各憑本事了!在私人企業中,大學畢業的主管底下也會有研究所畢業的部屬,是很常見的。

所以,記得文憑只用一次,實力最重要!」而代表實力的經常是你的「戰功」經歷。例如,你在哪一些(知名)企業幹到甚麼職位,開發了甚麼偉大的東西、業績高到多少、達到了哪些讓企業獲利的目標…等這些。這些「戰功」的累積則決定你的身價和待遇。若有東西寫給人家看,那麼恭喜您,你早已遠離22k的爭論了。

此外,您也一定要知道這件事收入好的人一天到晚想辦法在累績人生的戰功,他們沒有時間看電視,看媒體,甚至抗議政府,希望政府伸出援手;他們只會靠自己!有人說媒體的新聞都是做給競爭不上的魯蛇(looser)看的,這樣才有市場,因為只有輸家(looser)才有時間上網看報導、看電視,同時他們也有時間去投票!這個話看似有幾分道理,但不是所有看電視、媒體的人都是輸家啦!不過有能力的人確實很忙,不會想到要去抗議誰、要靠誰,這倒是真的!

喔…是的,沒事少看媒體、電視,有益心理健康確是事實,同時記得多為自己的未來想想;想想在不靠任何人的情況下,自己該如何走下一步?!

        最後,108年的學測馬上要到了,祝福家長與應試的學子們,平安順利、金榜題名

 

今天想寫些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agon.drago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